日前,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將于4月9日起停止ATM掃碼存款服務,后續,客戶可持銀行卡,通過招商銀行ATM或前往該行營業網點辦理存款業務。
近年來,多家銀行都在收緊無卡存取款業務。談及調整此類業務的原因,多家銀行表示,是基于優化金融服務、風險管理以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考量。
近一年來
超50家銀行暫停各類無卡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機構宣布,停止無卡存款、無卡取款、掃描取款等各類業務。
去年三四月份
多家國有大行率先作出調整
比如,工商銀行率先表示,其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現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暫停服務,客戶可通過ATM機手機銀行掃碼取現功能提取現金,或在ATM機上插卡提現。
交通銀行隨后發布公告稱,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款功能中的預約取款服務。客戶仍可通過交通銀行智能機具辦理有卡取款、掃碼取款或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
去年下半年
多家股份行、頭部城商行持續跟進
去年6月4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將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ATM無卡取現”功能,現金機具(包括現金智能柜、ATM等)也將不再支持本功能。去年6月28日,興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的ATM掃描取款服務。
去年年底
多家中小銀行持續跟進
比如,去年12月1日,棲霞農商銀行、萊州農商銀行等中小銀行發文稱,將調整自主設備無卡取款業務。彼時,棲霞農商銀行表示,為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資金安全,該行將于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預約取款”“掃描取款”“無卡存款”等功能。
從用戶角度來看,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現金使用頻率降低,銀行相繼關閉ATM二維碼存款功能,與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相關功能使用起來較為繁瑣等多種原因有關。
有助于銀行做好風險管理
據中國證券報,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向記者表示,從技術層面看,掃碼存款等無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驗證安全性較低,也是銀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的重要原因。從影響方面,客戶對于無卡存取款業務的總體需求不多,對銀行而言業務量較小,客戶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存取款,調整后影響較小。
“預計后續仍然可能有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無卡存取款業務調整后客戶需要帶銀行卡進行存取款,這樣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客戶的資金財產安全。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有助于其做好風險管理,并對降低運營成本有著積極作用。
銀行人士表示,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需利用數字技術來改造業務模式、業務流程、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內容。從現實情況來看,銀行也在不斷探索轉型,強化金融服務水平,對現有ATM機功能進行優化升級。
不少網友表示
無卡存取款業務收緊后
的確會帶來一些不便
張家港房產網App
好房隨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