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了大半年,終于把這事定下來了!
”近日,在大新鎮中山村
5戶農房組團翻建村民
與翻建工程承接單位
簽訂了農村建房施工合同
這件中山村黨總支書記劉鈞
協調了大半年的事
終于落了地
至此,大新鎮首個
農房組團翻建案例落地
靠前服務
助推農房組團翻建
去年3月,張家港印發《張家港市農房翻建市級獎補資金操作細則》,其中提到對滿足同一連片地塊達到5戶及以上、同一批次審批、驗收時間基本一致、風貌和諧統一要求的組團翻建改善戶提高獎補。
雖然政策早早發布,但遲遲未有實效!皩τ诮M團翻建,最難的在于找到相鄰5戶連片翻建!眲⑩x告訴記者,他從政策出來之后就一直在找,但是很難湊齊。
去年8月,想要翻建農房的村民孫國民找到了劉鈞,這讓苦于找不到組團翻建改善戶的劉鈞看到了希望。“孫國民是我們村里的老隊長,威望也比較高,有他的幫助,這件事推進得很快。”劉鈞說。
在此后的數月里,劉鈞帶領中山村村委工作人員當起了“老娘舅”。尋找組團方、解決鄰里糾紛、找設計團隊、確定房型、報建流程……流程環節多,大家意見也各不相同,想要把服務工作做到大家都滿意,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坝袝r候一天要打幾十個電話,實在不行的,我再挨家挨戶去拜訪,盡量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實現一戶一設計,充分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眲⑩x告訴記者。
一面向上爭取政策扶持,一面對下與村民溝通協調,中山村村委的靠前服務,為組團翻建的落地奠定了基礎!叭绻麤]有劉書記和村委工作人員的積極推動,說實話,我可能也不高興花這個力氣去找人和我一起組團翻建!睂O國民說。
3月22日,經過長達半年多的努力,農村建房施工合同在多方見證下正式簽訂,至此,中山村首個農房組團翻建案例成功落地,這也是大新鎮首個落地的農房組團翻建案例。
農文旅融合
吸引村民回村翻建
如果說政策補貼和服務保障是推動首個農房組團翻建案例落地的直接原因,那肉眼可見的人居環境改善以及中山村農文旅發展成效,才是村民愿意翻建的根本原因。
來到中山村中山圩埭,村民蔡女士正收拾打包物品準備搬家。作為本次組團翻建改善戶之一,她尤為激動!拔覀兗业姆孔咏艘呀泿资炅耍蓓斀洺B┧!辈膛扛嬖V記者,這座老宅主要是父母居住,父母原本的意思是修繕一下,偶然了解到翻建政策后,她第一時間加入了組團翻建隊伍!敖M團翻建的政策福利和‘稻花鄉俚’農文旅的發展,讓我覺得回來翻建農房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據了解,除了本次組團翻建的5戶改善戶,去年以來,中山村還有另外5戶改善戶在推進農房翻建。截至目前,中山村近三年已完成近30戶農房翻建工程,數量居大新鎮首位。而在這改建的近30戶改善戶中,又有一大半是年輕人返鄉翻建祖宅。
中山村作為大新鎮人口和占地面積第二大的村,多年來通過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從2018年的北橫套河道整治,到2020年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再到2023年的“稻花鄉俚”農文旅品牌建設等,不斷優化的人居環境和欣欣向榮的產業發展,讓村民的生活日益改善!拔蚁胫ㄒ院,平時周末回來住,相當于是‘微度假’,要是有機會的話也考慮委托給別人,把它作為民宿租出去,一舉兩得!辈膛空f。
農房升級
大力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關鍵又在于人,推動農房翻建就是推動人的回流!霸谶M行農房翻建宣傳過程中,我們一直倡導大家結合村里的農文旅產業進行農房翻建,在助力產業發展的同時,可以實現個人增收!眲⑩x說。
以農房翻建為抓手,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助力產業振興,這是中山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同樣也是大新鎮的鄉村振興發展思路。
為進一步加強全鎮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工作,去年1月,大新鎮結合全市農村住房條件改善、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等工作,印發了《大新鎮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農戶建房原則、宅基地使用標準,為引導科學規劃設計、提升建設質量安全提供了依據。自實施細則印發以來,大新鎮年內共完成農房翻建45戶、農房改善200戶,數量和質量均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來,大新鎮堅持提品質、促融合,聚力打造“美麗村莊連片發展”大新樣板,統籌推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爸猩酱宓5戶組團翻建案例作為大新鎮首個組團翻建農房成功落地的案例,形成了一套可復制的經驗做法,為大新鎮其他村(社區)組團翻建提供了‘樣板’!贝笮骆偵鐣聵I和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黃英武表示,下一步,大新鎮將加速推進農房翻建工作,探索實踐集中翻建、異地翻建新模式,加快啟動雙杏寺東側集中居住點項目,推動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張家港房產網App
好房隨時掌握